- 当前位置 首页 >> 葡京提款失败 >> 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 正文
王书记强调,信访工作最关键、最根本的三个方面就是让群众愿意信访、方便信访、满意信访。通过反复学习王书记讲话,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我对愿意信访、方便信访、满意信访有了一些认识与感悟。
王书记指出:“愿意信访就表示群众对党和政府有信任感”,“我们信访工作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让群众愿意上访。”这句话虽然平实质朴,但却饱含着深刻的意味。我体会,一是要从让群众“愿意信访”中看精神境界。在平常的工作中,我总认为群众愿不愿意上访,那是群众自己的事,很少把让群众愿意上访放在“信访工作第一位的工作”这样的高度来进行思考和认识。我们是否真的“愿意让群众来上访”,并真心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这首先是对我们思想境界的一种检验。只有按照王书记所讲的那样,把让群众愿意信访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认识,正确处理好“愿意让群众来上访”和“让群众愿意来上访”之间的关系,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二是要从让群众“愿意信访”中看为民情怀。让群众愿意信访,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立场和群众观点的生动体现,更是为民分忧、为民解难、为民情怀的生动实践。有了这种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态度和情怀,我们的工作才能紧紧地聚焦在最需要帮助的群众身上,才能赢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三是要从让群众“愿意信访”中看责任担当。对于上访群众而言,信访部门意味着一线希望;对于信访部门而言,让群众愿意信访则意味一种责任与担当。这种责任担当,是一种不怕麻烦、不怕折腾,甚至不怕误解与责难的坚持,是一种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的劲头,是一种敢于为群众说话、敢于维护群众利益的宝贵品格。
王书记要求,信访工作一定要方便群众。我理解,要真正做到方便群众,一是要提高能力素质。方便群众上访的最终目的是尽早化解矛盾,协调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与工作需要相匹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只有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加务实高效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二是要改进工作作风。信访渠道改变的只是信访事项受理的方式,并不是方便的全部,更深层次的、更加重要的“方便”集中体现在我们的作风上、服务上。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更加务实高效、周到贴心的服务,帮助上访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做到“民有所诉,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以优良的作风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三是要加强沟通协调。信访部门解决群众难题,最核心的在于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主动深入到有关单位和部门去做工作。作为一名信访干部,对该办不办、应结不结、久拖不决的,应该及时进行督查督办;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不留情面的提出问责建议,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真正在推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求实效。
王书记强调,信访工作“就是要让群众满意,群众不满意,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问题”。我认为,一是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信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始终坚持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信访之事当家事、把信访工作当家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记在心间,用深入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就一定能够有效提升群众的满意程度。二是要把群众满意作为信访工作的努力方向。群众向我们倾诉困难、请求帮助,是建立在他们对党和政府充分信任基础上的,我们应当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认真办好每封来信,热情接好每次来访,妥善处理好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坚持不懈地推动信访工作向着群众满意的方向努力。三是要把群众满意作为信访工作者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山东调研时,曾引用这样一幅对联告诫官员,“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联系自己来思考这个问题,自己确实是百姓,面对上访群众时确实又是“一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强化群众观点、宗旨意识,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踏踏实实做好工作。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网投葡京督查处 张昕)